2019年兩會進行時,互聯網大咖們紛紛建言獻策,人工智能、產業互聯網、物聯網,5G通信技術等成為高頻詞匯。
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促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壯大數字經濟。其中,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已被李克強連續第三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重點提及。
這些勢必將為科技行業注入新的動能。資深產業觀察家劉步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5G等技術火爆的背后,體現了新的產業正在快速興起,但目前這些技術還處于成長期,還沒有到真正成熟、能夠給企業和社會帶來顯著貢獻的程度。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與互聯網大咖們紛紛提及人工智能、5G、物聯網,因為這些技術需要持續的重視,需要大家一起推動它們繼續向前發展。
今年,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的提案依然和人工智能有關。
記者注意到,今年是李彥宏參加兩會的第七年,他帶來了三個提案,都與人工智能息息相關。他提出,緩解交通擁堵通常以擴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要手段,因物理空間有限,傳統方式已無法有效緩解擁堵。而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構建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可以實現對交通的“全面感知、全局決策、實時控制”,能有效緩解交通擁堵,減少交通事故,讓老百姓出行更加順暢和安全。
李彥宏還提出,提高電子病歷的互聯互通性,將提升百姓就診效率。此外,基于電子病歷的人工智能應用,有望緩解目前醫療資源不足、分布不均、服務同質性差等問題。對此,李彥宏建議,由國家衛健委牽頭,在電子病歷數據的管理、科研及使用方面統籌規劃,加快相關智能應用的探索,助力形成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關于人工智能方面,全國政協委員、搜狗公司CEO王小川同樣也在其提案中表示,人工智能作為改善民生公共服務資源總量不足和不均衡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推進民生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5G是數字經濟新引擎,產業應用不限于智能手機、基站建設等領域,更會推動物聯網、區塊鏈、視頻社交、人工智能產品與應用的發展。
考慮到5G是各國未來一段時間主要信息基礎設施和技術競爭關鍵領域,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拉動作用,雷軍建議提前布局5G產業應用,推動5G與物聯網的創新融合發展。
例如,在工業方面,雷軍建議加速工業物聯網應用,助力工廠智能化轉型,建議國家加大對高端裝備、智能制造、工業物聯網等重點領域的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引導中央、地方產業投資基金和社會資本,圍繞大型制造企業上下游進行垂直改造,加強自動化產線、無人工廠等重大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打造虛擬的產業閉環,提高產業的生產效率和整體國際競爭力。
在醫療方面,雷軍建議國家有關部門逐步推動5G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加快完善醫療物聯網和健康大數據相關標準,制定醫療智能可穿戴設備及配套信息平臺行業標準,出臺針對物聯網企業在醫療領域投入科學研究、應用開發的鼓勵政策,使云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在醫療衛生行業更好地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醫療新需求。
結合當前5G商用熱點,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提議,需要深挖5G潛在的巨大商機。5G時代,數據量更加巨大、復雜,對計算提出更高要求,也為發展AI計算、邊緣計算帶來了新機遇。為此,要推廣5G在更多商用場景應用,應該推動產業城市云計算平臺,大數據平臺,邊緣計算平臺建設,為城市發展提供數字基礎設施。孫丕恕認為,需要深挖5G潛在的巨大商機,要推廣5G在更多商用場景應用,推動產業城市云計算平臺,大數據平臺,邊緣計算平臺建設,為城市發展提供數字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