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據金融時報報道,由于美國加大半導體出口管制全球供應鏈變得復雜,歐洲芯片制造商正在尋求在中國的業務穩定。意法半導體、英飛凌和恩智浦半導體的首席執行官近日表示,雖然他們遵守美國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出口限制,但他們沒有計劃停止在中國的業務。
美國商務部10月初推出新一輪出口管制措施,通過限制獲取美國技術來遏制中國構建先進計算技術和人工智能的能力。雖然歐洲設備供應商(例如ASML)及芯片廠商受到美國出口禁令的影響較小,因為它們出口至中國的大多是成熟制程芯片,但廠商仍擔心美中對峙帶來的不確定性,恐干擾在中國的運營。
在近日舉辦的慕尼黑電子展的CEO圓桌會議期間,意法半導體首席執行官讓-馬克奇瑞(Jean-Marc Chery)表示:“中國約占我們總收入的30%,這是我們不想放棄的市場,我們希望繼續支持。”
恩智浦CEO庫爾特·西弗斯 (Kurt Sievers) 表示,新的出口管制目前沒有影響我們,但自新規定上個月生效以來,公司已建議美國員工停止與中國涉及半導體制造的客戶進行任何溝通。
目前,先進芯片制造設備市場主要由美國的科磊、應用材料、科林,荷蘭的ASML,以及日本的東京威力科創掌控。此前日經亞洲評論表示,美國總統拜登似乎準備向日本和荷蘭施加更大的壓力,要求它們聯合起來阻止先進芯片技術流向中國。“我認為你會看到日本和荷蘭效仿我們。”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曾表示。雖然沒有提及具體細節,但這似乎是美國高級官員在談到出口限制合作時首次點名具體國家。
(校對/李梅)
本文轉載自集微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