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AI被看做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核心抓手。致力于通過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結合眼科醫療影像切入醫療健康管理產服務,健康行業目前主要為行業帶來的是一款叫做“智能篩查眼底相機”的產品。
智能篩查眼底相機是一款手持式相機,通過引入智能化技術,集智能眼底照相和疾病篩查于一體, 具備智能對焦、智能追蹤以及智能曝光等功能。無須進行復雜操作即可自動完成眼底影像采集,硬件端對影像拍攝質量度進行實時打分及反饋,從而保證上傳眼底影像的高合格率,大大降低基層醫療服務人員的使用成本,提升和完善了每一張眼底影像標準化程度。
與此同據悉,在眼底影像智能分類方面,至真在數千萬張影像分布式識別中準確率已達到96%;而針對不同時期眼底影像配準,在觀察病情發展情況方面準確率也達到92%,并且均已臨床試用。
基于智能篩查眼底相機這一款便攜、易操作的拳頭產品,至真力求將等一線醫療資源進一步下放到基層地區,代黎明表示:“如果所有的眼科醫療影像工作都交給三甲醫院眼科醫生去處理,海量的工作很難承載的。同時也會造成優質資源分配浪費,所以我們希望通過技術賦能更多的基層醫療服務機構。”
相比于傳統臺式眼底相機體型笨重不便攜、拍攝操作難度高、價格昂貴不易于大規模普及推廣這三大痛點,至真便攜化、智能化自動采集并拍照的方式解決了前兩個問題,使得其更加適合于基層地區多樣化的場景需求。而在價格方面,代黎明表示也將比行業內的產品更加具備性價比優勢。
AI的高科技和基層眼科輔助篩查形成了良好的結合,讓更多有潛在眼病疾病的患者可以在基層醫院得到及時就診,團隊在我們長達一年的觀察中,一直不斷突破自己的邊界。我們很期待在未來的基層醫院可以看到人工智能落地服務的場景。
(本文轉載自電子發燒友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