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一直以來,國內電視行業以價格戰占主導市場,這也導致了國產電視企業的凈利潤率普遍偏低,比如2017年國內電視行業的凈利潤率只有1.5%。后來,隨著小米、樂視等互聯網電視的興起,價格戰主導的彩電市場更是水漲船高。
然而,上半年"量額雙降"已是事實,價格因素能否繼續奏效,數據是最好的見證者。據中怡康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55寸全渠道的均價對比去年同期已經下降17%,65寸的均價已經下降了25%,市場零售量規模第二大的32寸的均價也下降了18%。與此同時,2018年對比2017年各尺寸的均價也普遍下降了10-20%。
也就是說,上半年(至少1-5月)并沒有因為彩電價格的下降而使得產品銷量走高,曾起主導作用的價格因素并未繼續奏效,行業嗜需尋求新的突破點。
究其原因,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升級大勢所趨,價格已經不是消費者選購彩電的主要標準。相反,越來越多的人更注重有品質的產品,不僅僅是價格優勢,在外觀設計、產品功能研發、以及總體的使用體驗等方面更能決定用戶是否購買。所以,企業應該建立價格之外的更強的競爭力。
隨著工信部5G商用牌照的下發,5G的呼聲和期待愈加高漲,彩電行業也對此給予很大的希望,成為繼AI人工智能后又一風口。那么5G能為彩電行業帶來什么?
首先,5G帶來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傳輸速率的加快,理論上5G網絡速率能夠達到10Gb/s(1.25GB/s),是4G的一百倍,這為超高清視頻的傳輸提供了條件。根據央視的解讀,觀看4K視頻的需求速率在40Mb/s到60Mb/s之間,雖然目前4G網絡能夠提供100Mb/s的峰值速率,但是實際使用速率在8Mb/s到60Mb/s之間,無法滿足4K視頻觀看需求。
升級到5G網絡之后,即便是以100Mb/s的最低速率,也能夠滿足4K視頻的觀看。如此,將加快4K電視電視普及速度。數據顯示,到2021年,我國4K電視滲透率將達71%。不僅如此,超高清視頻產業還將帶動芯片、顯示面板、視頻制作設備、存儲設備、網絡傳輸設備、終端整機等產業鏈各環節的升級換代,從而形成一個拉動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當然,風口之下,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縱觀當下國產彩電企業,競爭十分激烈,缺乏核心技術儲備、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終將被時代所淘汰。曾經家喻戶曉的"電視巨頭"長虹,在時代的激流中上演"沉與浮"。上世紀80年代,作為一家響當當的電視品牌,長虹最早引進日本松下的彩電技術生產線,在后來的市場搶奪中占領了先機,靠著高質量的品質和相對低廉的價格,打開國內市場。在最輝煌的時候,據說銷售出的每三臺彩電中就有一臺是長虹,穩坐行業一哥地位。
但長虹還一直堅持轉型,尤其是在AI人工智能的風口下,積極布局"AI+IOT"戰略。對于5G,長虹更是先入為主,據長虹負責人介紹,5G時代在加速4K、8K的市場化,提升觀影體驗和互動體驗的同時,長虹結合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打造全新智能、舒適、高效與安全的家庭生活方式。
與此同時,背靠華星光電,已經完成"液晶面板-背光模組-電視整機"垂直產業鏈一體化格局的TCL,不僅是產業鏈的優勢為TCL電視的發展提供核心競爭力,在5G時代下,TCL彩電將"5G"與"8K"作為重點方向,全段時間,TCL就展示了全球首款5G+8K QLED電視產品,轟動整個行業。
此外,康佳集團也正積極投身到5G領域,利用自身在彩電主業的優勢,積極開拓布局5G+超高清視頻,引領彩電行業主動迎接5G時代的到來。據悉,目前康佳已經完成了5G聯合實驗室、人工智能實驗室等建設。
業內專業分析認為,對于電視行業來說,5G就像興奮劑一樣,仿佛振奮了低迷的彩電市場。超高清視頻將成為5G服務的首個行業。而與超高清視頻息息相關的就是電視行業,抓住5G帶來的發展機遇,電視行業將度過一個快速發展的紅利期。
彩電行業的低迷態勢讓企業倍感焦急,而這也成為市場洗牌的關鍵期,優勝劣汰,誰能笑到最后,誰就是王者。當然,這個王者一定是核心競爭力強悍的企業,一定是有準備的搶占先機者,期待2019下半年彩電市場有所回溫。
(本文轉載自電子發燒友,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