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工智能發展進入爆發期,各路資本百舸爭流,國家層面的人工智能發展計劃密集出臺。能否抓住這一輪科技革命機遇,直接決定了下一個周期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競爭格局和定位。
2016年,中國正式提出建設“新型智慧城市”,被各界視為搶先轉化人工智能技術成果的“大型試驗場”,隨后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企業參與其中,政策、資金、應用、人才等環節相繼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智慧城市雛形開始顯現。與發達國家以節能減排為主導的發展路徑不同,在堅定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基礎上,中國更注重城市居民生活便利,以及對政府治理和服務的改善。
“智慧城市這個巨大的試驗場就像一個孵化器,未來將誕生許許多多的偉大創造,人工智能共享停車就是一個典型,”深圳市人大常委經濟工委委員、江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迪蒙智慧交通董事長向雋指出,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大國”,然而人家美國一輛汽車配有八個車位,中國的車位缺口率卻高達50%,這是中國成為“汽車強國”的最大短板,當然,巨大的市場需求也是中國彎道超車的最大優勢。目前中國智慧城市投資有超過一半流入交通領域,其中又以智慧停車見長,有望開啟城市新基建下一個黃金十年。
智慧停車,深圳走在世界前列。去年全球首個人工智能共享停車試點落地,開啟了以“人工智能+高位視頻”為主導的停車管理新模式,據項目負責方迪蒙智慧交通方面介紹,自項目落地以來公司共接待了聯合國、美國、德國、加拿大、日本等國際考察團,發達國家同樣面臨停車難或停車產業升級等問題。
最近來訪的日本岡本集團,旗下遍布日本有數千上萬家加油站、健身房、酒店、餐飲連鎖店、養老護理中心、網咖等設施,這些設施有大量停車場運營管理需求,加上日本政府正在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停車充電一體化需求也在進一步釋放。
而這正是迪蒙人工智能共享停車的優勢所在。據了解,迪蒙人工智能共享停車整體解決方案由迪蒙技術團隊獨立研發,形成"AI高位視頻+掌停車APP+智慧停車管理云平臺”三位一體的停車管理模式,以全場景全兼容,識別率高、覆蓋范圍廣、成本較低和一桿多用等優勢在智慧停車市場脫穎而出,真正實現了“無感出入、無感支付和無人值守”,并且能夠無縫鏈接新能源充電系統、城市天眼系統、公交出行系統、交通指揮系統和交警執法系統等,從而實現城市停車一個平臺、一張網、一體化和平臺共享、車位共享、數據共享。
智慧城市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依靠千千萬萬個像人工智能共享停車一樣的智慧應用有機連接而成,只有同時做到為城市居民便利生活服務,為政府智慧管理服務,為廣大市場需求服務,那才是真正的智慧城市。而這一切的實現,背后是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多種技術疊加應用的結果,停車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一個典型縮影,預示著人工智能大爆炸時代終將來臨。
(本文轉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