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是效果較為集中的領域之一。5G具備的高速率、低延遲和高容量等特點,將有力推動遠程醫療、快速急救、智慧終端、醫療影像、個性化醫療等醫療應用,為醫療服務模式帶來巨大變革。
智慧醫療如何更好得迎接即將到來的5G時代?6月5日,一場由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發展局主辦的“5G在AI與醫療領域的應用”沙龍在天府軟件園舉行,參會嘉賓圍繞“5G與醫療”這個話題展開頭腦風暴。
5G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場景,早已經進入了大眾視野。就在不久前,四川移動聯合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研發的全國首個5G應急救援系統已在四川省人民醫院急救中心投入使用。當急救病人上了5G急救車后,隨車醫生可以利用5G醫療設備第一時間完成驗血、心電圖、B超等一系列檢查,并通過5G網絡將醫學影像、病人體征、病情記錄等大量生命信息實時回傳到醫院,實現院前院內無縫聯動,快速制定搶救方案,提前進行術前準備,免去急診等待時間。
在眾多的應用場景中,不少嘉賓認為,遠程醫療是最有可能率先爆發的一個場景。聯通產業互聯網公司成都辦事處行業總監魏濤介紹,其實遠程醫療并非一項創新的業務,但是經過多年的發展,其實際效果與預期設想的目標尚有一定的距離,大多局限于簡單的圖像會診、遠程咨詢。“遠程醫療對無線通信的延時、帶寬、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較高,一旦在手術進行過程中出現網絡中斷或連接延時高的情況,極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
在4G時代,遠程手術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但這件不敢想的事情,將在5G時代變成現實。“5G技術容量大、速率高、低延時等特點,能為遠程醫療提供強有力支持。”
“遠程醫療的逐漸成熟將打破區域限制,提高診斷與醫療水平、降低醫療開支、減少看病花費的時間、平衡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來自西部醫藥技術轉移中心的雷娟,十分看好5G時代下的遠程醫療。不過,她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從試商用到真正的商用,從一個點到大規模的推廣,這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路上的“阻礙”也有不少。“醫療是一個令人敬畏的行業,醫療領域的創新都必須相當謹慎。目前醫療界的一個普遍擔憂就是,在現在的醫療儀器上搭載5G模塊后,會不會影響它的功能發揮,這還需要更多的驗證。”任何一種5G商業模式的創新,都應該與臨床進行深入的交流,真正了解的臨床需求。
另一個難點,是關于數據安全隱私問題。5G時代下的智慧醫療,數據不光是醫院內部傳遞,還需要在醫院與醫院之間,甚至是更大范圍內傳遞,“會不會造成數據外泄,或者數據被篡改,這些是很多醫院都在擔心的問題。”
“5G產業是一個大的產業生態圈,不是通信運營商一家能干成的事情。以智慧醫療舉例,就需要醫療設備終端制造商也參與進來,在產品中加入5G模塊,提供5G網絡信號接口等。”國家加大在這一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勵設備商更加積極得參與到5G智慧醫療的推廣應用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