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手機面板兩大關鍵字:鑽孔與折疊
折疊式手機將在 2019 年初試啼聲,成為面板廠的重要關鍵字。京東方
智慧型手機整體市場成長動能停滯,但品牌勢力卻互有消長,且品牌集中度仍持續提高,對於面板廠而言,如何緊隨趨勢將是一大重點,預期鑽孔與折疊將是 2019 年手機面板市場的兩大關鍵字。
智慧型手機市場難以像過去一樣大幅成長,甚至出現衰退現象,根據群智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手機出貨量約 18.2 億臺,其中智慧型手機銷售量約 13.7 億臺,年減 4.3%。預估 2019 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量約 13.6 億臺,年減 1.1%,仍處於下滑走勢。
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品牌集中度也持續提高,2018 年全球前 6 大智慧型手機品牌包括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蘋果(Apple)、華為、小米、Oppo、Vivo 市佔率已由 2017 年的 70%提高至 2018 年的 77%。其中,三星電子和蘋果的市佔下滑,而中國大陸手機品牌市佔則持續上攻,其中又以華為、小米表現最為亮眼。
![](/uploads/allimg/190125/1-1Z125164QL23.jpg)
三星手機在中高低階市場布建相當完整,相較於大陸手機品牌業者可以往更低階或是海外市場進行布局,三星透過新興市場帶動成長的難度相對較高,因而遭逢較大的挑戰,但三星也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2019 年三星將陸續推出包括 S10 系列在內的鑽孔、屏下指紋以及三攝/四攝的智慧型手機,可望持續雄踞全球手機霸主地位。
在中美貿易戰揮之不去的陰影下,蘋果深受其害,供應鏈也跟著遭殃。蘋果 2018 年推出的 iPhone新機並未如預期帶動總量成長,接下來,蘋果如何在品牌獲利與定價策略間取得平衡,如何有更多創新的表現,以及如何解決在大陸高階市場銷售失利的問題,將是左右 2019 年蘋果手機整體表現的重要關鍵。
至於大陸的 4 大天王手機品牌,2019 年的成長力道主要來自於海外市場,尤其是東歐與東南亞將成為重要的角力市場,除了在旗艦產品上發力外,如何完善及優化自身的供應鏈資源,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也是影響品牌消長的關鍵所在。
近幾年來,智慧型手機持續追求可視區域增加,全螢幕比重快速提升,面板廠也大力迎向趨勢。根據群智諮詢資料顯示,2017 年全螢幕滲透率僅有 9%,2018 年已快速提升至 64%,估計 2019、2020 年將可提升至 86%、93%。此外,Notch 螢幕手機同樣也呈現快速成長走勢,2017~2020 年滲透率分別是 2%、25%、43%、61%。
繼全螢幕、Notch 手機後,接下來將是鑽孔機的竄出。2018 年底,三星發布了 Galaxy A8s,這是全球第一款在螢幕上鑽孔的手機,孔洞位於螢幕左上方的位置,主要是為了安裝前置鏡頭,由大陸面板廠京東方提供該款手機的鑽孔面板。
鑽孔手機的孔洞大致可分為通孔與盲孔兩種,三星屬於前者,華為屬於後者。華為日前發布的Nova 4 即為首款搭載盲孔方案的全螢幕智慧型手機,孔洞同樣位於螢幕的左上角,面板供應商則為天馬、深超光電和京東方。
除了三星與華為之外,預估其他智慧型手機品牌業者也很快就會推出鑽孔型的手機,聯想有機會在 2019 上半推出,至於其他大陸手機品牌業者則有望在 2019 年下半推出。
與全螢幕和 Notch 手機走向類似,估計鑽孔手機的滲透率也會快速攀升,預期 2019 年全球鑽孔智慧型手機的銷售規模約為 1.1 億臺,滲透率約 8%,預期 2020 年的滲透率將一口氣突破 20%水準,呈現大幅攀升的走勢。
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趨於飽和,產品差異化越來越小,手機廠商開始將折疊機視為新一代手機發展的重點。2018 年,中國大陸廠商柔宇科技率先發布可折疊終端產品工程機,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2019 年,預期三星、華為、小米、LG 等終端品牌業者,將會陸續發布可折疊的終端產品。
此外,摩托羅拉(Motorola)近期也傳出將推出折疊式手機,並以 RAZR 命名,根據外電報導,此款手機將採用友達的 OLED 面板、可隆工業(Kolon Industries)聚醯亞胺(Colorless Polyimide;CPI)薄膜,預計生產 20 萬支。
折疊手機是一個全新的型態,有望顛覆消費領域市場應用,但目前產品仍處於發展初期,需得要持續改善設計型態,預期 2019 年將開始進入全新市場導入期的第一年,但受制於供應鏈的成熟度,今年的折疊式手機將處於試水溫的階段。
三星算是最早關注折疊式設計型態手機的業者,加上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又掌握柔性AMOLED 面板最先進的技術,因此三星首款折疊式智慧型手機的動態備受矚目。
三星在 2018 年末時正式對外公開首款折疊式手機,採向內折疊方式,折疊時螢幕尺寸為 4.58吋,長寬比為 21:9,畫素密度為 420dpi,解析度為 840×1,960,跟一般的智慧手機並無兩樣。而該款折疊機在展開後,接近正方形,螢幕達 7.3 吋,長寬比變為 4.2:3,畫素密度不變,解析度則提升至 1,536×2,152,外觀就像是一臺平板電腦。
除了內折的設計外,也有不少廠商考慮外折式的設計。由於折疊式手機的產品型態仍需要持續調整、再加上非三星的柔性 AMOLED 面板產能與技術尚未完全到位。
此外,消費者對於折疊式手機的真實需求也尚未明朗,在此情況下,預期折疊式手機初期的需求不會太高,最快可能要到 2019 年下半或 2020 年以後,才有機會逐步提升市場規模。
根據市調機構 Strategy Analytics 預估,折疊式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在 2019 年估計將可達到 70萬支,預期 2021 年以及 2023 年將分別達到 3,040 萬支及 5,010 萬支的規模。
折疊式手機依據不同的折疊方式,可能會讓手機擁有與過去完全不同的尺寸與螢幕比例,加上可折疊或是可捲曲的特性,可能會創造出新的功能,有機會帶領手機型態與使用方式的新變革,同時亦有可能讓現今的面板產業格局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