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化工企業昭和電工(Showa Denko K.K.)對外表示,將進一步提高價格,同時削減不盈利的產品線,以應對半導體行業面臨的一系列挑戰。
昭和電工是半導體上游材料領域龍頭企業,也是臺積電和英飛凌等眾多半導體公司的關鍵芯片材料供應商,其宣布漲價的決定,令半導體材料市場供需狀態受到關注。
半導體材料主要應用于晶圓制造與封裝兩大環節中,其中晶圓制造領域材料包括硅片、光刻膠、濕電子化學品、電子氣體、CMP拋光材料、以及靶材等,封裝材料包括封裝基板、引線框架、樹脂、鍵合絲、錫球、以及電鍍液等。
從今年市場動態來看,硅片、光刻膠、電子氣體這三類半導體材料漲勢明顯。
1硅片
受益于晶圓代工產能擴張,2021年以來半導體硅片市場需求旺盛,價格持續上漲,2022年信越化學、勝高、環球晶等頭部廠商紛紛宣布漲價。
3月信越化學在其官網宣布,4月起對公司所有硅產品的銷售價格提高10%~20%。信越化學表示,硅酮的主要原材料金屬硅的成本正在上升,再加上中國大陸市場需求的強勁增長導致供應短缺以及生產成本上升,僅通過自身降低制造成本的努力,已經很難消化這些增加的成本,所以不得不上調了所有硅產品的價格。4月信越化學宣布再次調漲用于半導體、電動汽車的所有有機硅產品價格。自2022年5月開始,所有信越化學出貨的有機硅產品價格將調漲10%。
6月日媒報道,勝高(SUMCO)計劃在2022年至2024年間將其與芯片制造商的長期合同價格提高約30%。勝高認為,半導體硅片漲勢至少將持續到2024。訂單方面,勝高未來五年300毫米(12英寸)硅晶圓產能都被訂滿,目前不接受150毫米(6英寸)和200毫米(8英寸)硅晶圓的長期訂單。
6月21日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透露,公司最新簽的長約價格比1、2 個月前更高,長約價持續上漲,預計明年、后年也會比今年更高,未來幾年幾乎沒有現貨量可供應,公司與客戶簽訂長約有的已經超過2028年,來到2031年。
2電子特氣
電子特氣主要應用于晶圓制造的光刻、刻蝕、摻雜、外延沉積等核心工藝環節,今年俄烏沖突引發全球氖氣、氪氣、氙氣等稀有氣體供應緊缺,電子特氣價格大幅上漲,其中對半導體光刻環節至關重要的高純氖氣價格更是上漲十倍有余。
俄羅斯與烏克蘭是半導體電子特氣供應大國,其中烏克蘭約供應全球70%的氖氣,約40%氪氣和約30%的氙氣。俄烏沖突爆發后,烏克蘭兩家大廠Ingas公司和 Cryoin公司就宣布了停產,兩家公司約占據了全球45%-54%的半導體級氖氣產能,上述因素沖擊下,全球電子特氣供應短缺,漲價明顯。
今年6月初,昭和電工已經宣布,將半導體制造所需的高純度氣體的價格提高20%。
同時,隨著晶圓代工廠資本支出落地、產能逐漸開出,三氟化氮(NF3)、六氟化鎢(WF6) 、乙硼烷 (B2H6)等其他氣體需求也將上漲,部分電子氣體也有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情形。
3光刻膠
光刻膠又名光致抗蝕劑,是指通過紫外光、電子束、離子束、X射線等的照射或輻射,其溶解度發生變化的耐蝕劑刻薄膜材料。
光刻膠同樣是半導體制造的核心材料,自去年上半年開始,光刻膠價格進入上升趨勢,這主要是受到供需兩方面因素影響。
供應端,信越化學、JSR、TOK等大廠今年上半年生產處于不穩定狀態,產能受到一定限制,而半導體下游應用市場需求不斷提升,產能無法滿足當前需求。
今年4月韓媒報道半導體光刻膠的供需進入緊急狀態,庫存量降到了“馬奇諾防線”——3個月水平以下。這主要是因為成熟工藝需求增長,而供給未能跟上,受影響的光刻膠產品包括從I-line到氟化氪(KrF)的光刻膠產品。
梳理產業鏈不難發現,當前半導體材料領域主要由境外廠商尤其是日本廠商主導,頭部聚集效應明顯。中國大陸材料廠商占據市場規模小,但未來替代空間巨大。
半導體材料景氣度持續提升,受此利好影響,中國大陸廠商在硅片、特種氣體與光刻膠等領域開足馬力擴產,半導體替代進程有望加速。
硅片領域
硅片領域,滬硅產業、中環股份、立昂微積極發力12英寸硅片擴產。
滬硅產業擬在上海臨港建設新增30萬片集成電路用12英寸高端硅片擴產項目,該公司12英寸半導體硅片在去年底完成了30萬片/月的安裝建設,上述擴產項目預計2024年底達產,建成后,滬硅產業300mm半導體硅片總產能將達到60萬片/月。
中環股份自2021年以來持續擴產硅片,12英寸硅片方面2021年末產能達到17萬片/月,該公司擬到2023年底建成60萬片/月的產能目標。
立昂微今年2月發布公告稱擬收購國晶半導體,擴大公司12英寸硅片生產規模。
電子特氣領域
電子特氣領域,華特電氣、金宏氣體等成功打入主流半導體客戶供應鏈。面對日益強烈的市場替代需求,華特氣體、 和遠氣體、凱美特氣、南大廣電等積極發力。
今年3月,金宏氣體發布公告表示,擬將2020年首次公開發行募資項目之一變更為“眉山金宏電子材料有限公司高端電子專用材料項目”。新項目為電子專用材料的開發與生產,建成后將形成達產年充裝31.2萬瓶電子氣體、86.7萬瓶大宗氣體及2.1萬瓶低溫液化氣體(杜瓦瓶裝)的生產規模。
6月,華特氣體對外透露,為了深化在高端半導體材料領域的業務布局,提升產品覆蓋領域和綜合競爭力,在江西華特的現有空余場地上,建設年產1764噸半導體材料項目,擴大現有特種氣體生產規模。
光刻膠領域
光刻膠領域,代表企業包括晶瑞電材、南大光電、上海新陽等。
5月,晶瑞電材透露,公司子公司瑞紅公司光刻膠品類齊全,擁有負型光刻膠系列、寬譜正膠系列、g線系列、i線光刻膠系列、KrF光刻膠系列等數十個型號產品,ArF光刻膠的研發工作有序開展中。目前公司半導體光刻膠產品產銷正常,其中部分光刻膠產品供不應求,公司已啟動該類光刻膠產品的擴產項目建設。
南大光電已經實現ArF光刻膠送樣,近日該公司表示目前ArF光刻膠的驗證工作正在多家下游主要客戶穩步推進,且針對同一客戶的不同需求開發了不同的產品,以滿足下游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光刻膠是客制化產品,技術含量高,驗證周期長。公司正抓緊推進產品驗證和市場拓展工作,爭取早日實現規模銷售。
今年1月上海新陽透露,公司光刻膠產品客戶為晶圓制造廠,目前光刻膠暫規劃產能500余噸。去年12月末,上海新陽透露krF光刻膠暫規劃產能為230噸,公司ArF光刻膠處于驗證階段,EUV光刻膠則剛起步,尚在開發中。
本文轉載全球半導體觀察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