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6月13日,全國能源信息平臺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未來華為很可能自建汽車工廠生產新能源汽車。
隨著3月份小康股份與華為聯手合作打造的AITO品牌新能源SUV問界M5的交付,小康股份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也順勢登上了國內銷量榜單第12位,高于蔚來EC6和大眾ID.4CROZZ。截止今年3月,問界M5門店已經進入國內36個城市超過150多家用戶中心。
小康股份發布的5月產銷快報顯示,該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0452輛,同比增長244.04%。其中,賽力斯銷量5440輛,同比增長1616.09%。5月新能源汽車產量達11077輛,同比增長273.97%,賽力斯產量5650輛,同比增長1082.01%。
關于疫情對汽車供應鏈的影響,小康股份近期曾表示,我們正在全力以赴解決問題。我們的渠道目標是今年實現百城千店。截至目前,我們M5已經入駐約500家體驗中心和用戶中心。我們對產品和渠道有充分的信心和底氣,希望在兩年時間內實現別人五六年甚至多年實現的銷售規模。
合作方華為方面,日前其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披露,問界M5純電版最早將于今年9月上市,問界M7計劃在6月底發布。
此前華為多次聲明,“我們不造車,我們為合作伙伴造好車。”目前,華為主要通過Huawei Inside、華為智選、Tier 1等模式加速與車企深度合作。其中,Huawei Inside合作模式現有3家合作伙伴中,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最有可能率先實現交付,阿維塔11年內實現交付的可能性較大,廣汽埃安合作車型則要晚些。
即便如此,市場對華為親自下場造車的傳聞仍偶有出現,特別是與小康股份合作的問界M5上市后,市場再次出現華為“造車”傳言。
本文轉載自集微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