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把握芯片缺貨潮所帶來的市場機遇,晶圓制造商爭相投資擴產,為推動生產芯片所需設備的交付,三星電子甚至將派出高管登門拜訪半導體設備廠商。
據韓媒報道,本周,三星電子設備解決方案部門高管將赴美,與主要半導體設備商會面,討論三星電子半導體生產線的設備供需問題,推動半導體設備交付。據知情人士透露,會面對象包括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商應用材料(AMAT)CEO Gary Dickerson,以及另一大設備商泛林集團(Lam)CEO Tim Archer。
另外,三星電子另一高管剛從荷蘭返韓。外界推測,此行意在拜訪阿斯麥ASML。去年10月,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镕曾“親征”這家全球唯一EUV光刻機制造商,推動光刻業務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以阿斯麥為代表的一眾半導體設備龍頭的股價,近期均在美股市場創出新高。
行業擴產風起 缺芯蔓延至上游
芯片代工需求居高不下,全球代工廠產能持續爆滿,帶動各家巨頭爭相投資擴產。在這場追逐賽中,行業排名前二的臺積電和三星顯得尤為激進。
月初,臺積電剛宣布將在未來3年投入千億美元大舉擴產;今日又有報道指其由于生產線供不應求,將大幅上調資本開支,增至300億-310億美元。
三星則在去年就啟動了產能擴張。去年年底,三星斥資千億美元改進8英寸晶圓廠,以實現自動化運擴建,提高生產效率。今年年初,有消息稱其今年半導體設備支出預計300億美元,續創歷史新高。
另一代工大廠格芯緊隨在后,宣布2021年將投資14億美元擴產,明年可能翻倍投資。芯片巨頭英特爾也在上月底宣布,將斥資200億美元設晶圓廠,首度涉足芯片代工。
前端工藝設備是半導體生產線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全球四大半導體設備商,應材公司(AMAT)、泛林集團(Lam)、ASML和東京電子(TEL),占據了60%-70%的市場份額。而隨著晶圓代工長擴產加速,增加了這些設備商的行業話語權和銷售額。據業內估計,應材和泛林將在明年上半年之前實現最高季度銷售額。
然而,設備緊俏問題日益凸顯。對于芯片制造廠而言,與設備商保持緊密合作,擴大設備及備品采購,才能順利實現產能擴張。
相關概念股有望受益
A股上市公司中,半導體設備商包括:中微公司、北方華創、華峰測控、精測電子等。
其中,高端刻蝕設備中微公司是臺積電7nm產線刻蝕設備5家供應商中唯一一家國產設備公司,而其5nm蝕刻機也已加入臺積電供應鏈;
北方華創為國產半導體設備商中布局最廣公司,爐管、PVD等設備市占率較高;
華峰測控是加碼SoC測試的模擬測試機龍頭,其aN/SiC測試設備也有向臺積電供貨;
精測電子國內面板檢測產品線最為齊全,前、后道檢測均實現大客戶重復訂單突破。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
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