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編譯:Nina)外媒Light Read消息--說到半導體制造,就是三星與臺積電之間的競爭。
根據研究公司IC Insights的數據,這兩家公司剛剛公布了總計130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占半導體投資總額的43%。很明顯,這是該行業最大兩家公司所占比例最高的一次。
過去10年,三星一直是芯片制造領域最大的投資者,取代了上世紀90年代初領先的英特爾。
英特爾剛剛公布了一項20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在亞利桑那州建立兩個新工廠,但三星和臺積電的投資額度更大。
臺積電將在未來三年內投入創紀錄的1000億美元來擴大產能,以滿足全球需求的激增。該公司表示,預計5G和高性能計算的“大趨勢”將確保未來幾年半導體的強勁需求。
三星計劃今年投資約35萬億韓元(合31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將投向位于首爾附近的平澤(Pyeongtaek)工廠,不過該公司也將投資在西安和德克薩斯州Austin的工廠。
這兩家亞洲公司的舉動對那些渴望成為行業領袖的人來說不是好消息。
IC Insights表示,在過去25年里,保持芯片技術的領先地位需要的投入越來越高。
該公司表示,最先進制造流程所需的投資已將除了三星、臺積電和英特爾之外的公司都擠出了高端市場。
其中,在最先進的7nm和5nm制程量產方面,只有三星和臺積電能夠“真正被視為處于領先地位”。英特爾預計在2022年之前不會大量生產7nm芯片,而到那時三星和臺積電將開始生產3nm芯片。
該研究公司表示,任何尋求在全球占據領導地位的國家都需要“在至少五年的時間里,每年至少投入300億美元,才有機會成功。”
但中國的經濟規劃者明白,想成為領跑者,光靠現金是不夠的。
在美國對芯片和制造技術實施制裁之前,中國政府就已投入數百億美元。盡管如此,中國仍然嚴重依賴外國技術,每年進口超過3000億美元的半導體,而其自身產業僅占全球生產的10%。
自從美國實施制裁以來,中國對半導體產業的投資猛增。去年,投資者向該領域投資了人民幣2280億元(約合347億美元),增長了407%。
但是,挑戰者面臨的根本問題是,從結構上講,芯片行業是一個有利于老牌(現有)企業的行業。例如,英偉達(NVIDIA)于1999年創建了圖形處理部門,但從未丟失其領先地位。
IC Insights指出,在90年代中期,排名前兩名的公司僅占總資本投資的13%,不到如今的三分之一。
要想改變芯片行業格局,非一朝一夕之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
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