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知名數碼博主@手機晶片達人在微博上爆料,最近聯發科的電源管理芯片又回來投臺積電了,之前覺得臺積電的價格貴,轉到了聯電,現在聯電漲價限制產能,只好又回來投片臺積電。
在產能緊張的情況下,最近的IC設計廠都有些被動,只能極力搶占晶圓廠的產能,有時候還有可能搶不到。甚至有消息傳出,某些晶圓廠打算以競標的方式,讓客戶競價拿貨,采取價高者得的方式分配產能。
此前,晶圓廠都是為了爭取客戶訂單,要接受IC設計廠提出的降價方案,但是現在雙方身份發生了大逆轉,即使客戶愿意付出更高的價格,晶圓廠也不一定能提供更多的產能來支持這些客戶。
比如,前幾天IC設計廠商瑞昱的音頻芯片,就因為晶圓供應不足而遭到客戶砍單。瑞昱強調,目前晶圓代工產能供應出現瓶頸,是業界普遍現象。
聯電的逆襲
在這場產能緊缺中,聯電無疑是大贏家。
股價沉寂多年的聯電,今年與美國司法部和解,并支付美國政府6000萬美元的罰金,緊跟著中芯國際遇到了美國的制裁,給了聯電更大的成長機會。從年初到現在,聯電股價已經大漲180%,擠下國泰金成為臺股第七大市值公司。
此外,根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的相關預測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營收將超過217億美元,年成長18%,其中市占前三大的廠商分別為臺積電(TSMC)、-三星(Samsung)、聯電(UMC)。
在前十廠商中,唯一的變動就是聯電擠下了格芯,從第四躍升至第三。
一方面是由于驅動IC、PMIC(電源管理IC)、RF射頻、IoT應用等代工訂單持續涌入,聯電8英寸晶圓產能滿載,確立其漲價態勢,加上28nm制程持續完成客戶的設計定案,后續穩定下線生產,故而漲幅較大。
另一方面,則是格芯在進行企業瘦身,此前出售部分廠區,并且未新增額外產能,導致在這一波產能緊缺浪潮中沒能吃到太多紅利,給了聯電以超越的機會。
產能成了搶手貨
如今聯電已經成了IC設計企業的紅人,根據日經新聞的報道,英特爾、聯發科、瑞昱等都在尋求聯電產能的支援。
英特爾Wi-Fi產品熱銷,為了能夠持續供應客戶、保證產能,英特爾委托聯電代工其Wi-Fi芯片和電源芯片。
聯發科此前通過子公司立锜,以8500萬美元并購英特爾旗下Enpirion電源管理芯片產品線相關資產,目的是瞄準企業級系統應用,以助擴大經營規模,提升經營績效與競爭力。
收購英特爾旗下的電源管理芯片之后,聯發科對晶圓產能的需求壓力會更加大,不僅自掏腰包買設備租給力積電,還得尋求晶圓廠供給自己更多的產能。
原本作為第二陣營的聯電是聯發科的最優選,但是產能緊缺之時,晶圓廠開始漲價,本來具有價格優勢的聯電,如今價格優勢已經不再。而且根據知情人士說,聯電的大部分產能已經滿載到明年第二季,部分甚至要到明年底,所以聯發科只能回頭重新再找臺積電。
臺積電5nm遭砍單?
不過,即使聯發科回到了臺積電,價格也并不一定能有優勢,更多的可能是產能可以得到保障。
近期,有消息指出,iPhone12上游拉貨過度積極,蘋果已正式啟動首波砍單,,而在這場砍單之中,首當其沖的是臺積電,預計明年一季度臺積電的5nm產能利用率將降至80%。
對此,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15日表示,目前供應鏈很正常,內部也未出現砍單情況,且2021上半年預計營運表現都會優于季節性水準,間接否認砍單說法。
為了回補5nm砍單的損失,臺積電可能會對明年12寸進行變相漲價。
以往晶圓廠會對下單的客戶有3%~5%不等的折扣,但今年產能吃緊,臺積電很有可能會取消往年的折扣,這無疑會對IC設計廠商造成更大的成本壓力。
版權聲明:所有來源標注為“TrendForce集邦咨詢”的內容與數據版權均屬TrendForce集邦咨詢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轉載,煩請注明來源及出處;如涉及大面積轉載,請來信告知,獲取授權。
封面圖片來源:TSMC
本文轉載自全球半導體觀察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