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2日,全國智能汽車前沿峰會在廣州召開。本屆峰會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智能汽車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聯盟主辦,廣州市人民政府支持。億歐汽車作為大會深度合作媒體受邀參加,并為您帶來最新內容分享。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興亞的主要觀點有:
1、智能汽車產業發展走到了關鍵節點,智能汽車發展逐漸進入了冷靜期,已經從實驗室和示范運營轉向量產,但在關鍵技術領域仍然面臨著很多難題,監管層面也為道德倫理和法律法規帶來考驗;
2、智能汽車的中國路徑和中國方案是大有可為的,整車廠是智能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引領者,最后在端、管、云產業體系中各司其職。
以下是馮興亞的演講實錄(有所刪改):
很高興參加第三屆全球智能汽車前沿峰會,感謝各位長期以來對廣汽集團的關心和支持,根據大會的安排,我向各位報告一下廣汽關于智能化戰略的一些部署和技術創新的一些思考,請各位批評指正。
一、智能汽車產業的發展走到了關鍵節點
汽車行業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代的科技革命、數字革命與汽車產業融合的速度超乎了想象。過去幾年,智能汽車以超高關注度吸引了大量的資本投入,從去年開始大家明顯地感覺到智能汽車投資的熱度在下降,我們認為智能汽車發展逐漸進入了冷靜期,這是一件好事情。這標志著產業發展又進入到了一個關鍵的節點。
首先智能汽車已經從實驗室和示范運營轉向量產,近年來,諸多的廠家先后推出L2以上級別的車型,有的甚至無限接近L3,新產品走向市場的開始也是新技術落地、接受消費者檢驗的過程。這個階段企業、資本和公眾相關各方不再被概念所迷惑,而是進入冷靜期,這是新技術、新生事物發展壯大的規律,也是產業化開始前的必經之路。
其次智能汽車在關鍵技術領域仍然面臨著很多難題,自動駕駛輔助技術和無人駕駛汽車之間的鴻溝可能遠比我們大部分媒體報道的要深。高昂的單車成本和基礎設施投入是制約規模化量產的重要因素,根據Gartner(高德納)公司技術成熟度曲線,L4、L5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量產需要十年時間。以5G為例,每周新增基站1.5萬個,應該說速度是全球領先,但是5G在全國范圍的應用可能還需要5年以上時間。
第三在監管層面,道德倫理和法律法規帶來的考驗。短期內無人駕駛汽車有望在嚴格約束條件下小范圍開始示范運行,例如在城市限定區域低速行駛或者在某些特定的高速路段行駛,但是長期來看自動駕駛背景下交通事故的責任歸屬尚未理清,另外智能汽車涉及到的軟硬件的安全和數據的安全也是一大課題,上述種種在包容審慎的監管理念下我們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今天智能汽車已經來到一個關鍵的節點,政府、產學研、企業各方要加快形成戰略共識,明確關鍵技術和法規體系等方面的共識,跨過這一步,智能汽車必將進入高速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
二、廣汽對中國智能汽車發展的思考
智能汽車是萬物互聯的智能社會的必然產物,是計算、軟件和數據大趨勢在汽車業的影射,更是中國企業改變競爭格局的歷史性的機遇。今年初國家出臺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從頂層設計出發,旨在發揮自身優勢,謀劃和推動中國智能汽車的強國戰略。
首先智能汽車的中國路徑和中國方案是大有可為的。自動駕駛是必然趨勢,鑒于L4、L5自動駕駛級別技術層面的復雜性和成本,我們非常支持車路協同的路線,車路協同與單車智能不矛盾,但終端投入建設巨大,而且只有在我國才有可能快速推進。而且除了政策優勢之外,我們還具備了市場優勢。智能汽車是和本國屬性、本地屬性密切相關的新物種,我們推出的一定是適合自身道路交通狀況、通信網絡標準、數據安全體系的中國方案的智能汽車。本土巨大的市場容量,消費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創新,在5G系統、人工智能、軟件人才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必將催生基于中國生態產業的智能汽車。智能汽車在中國的路徑和中國的方案大有可為。
其次整車廠是智能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引領者。未來的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之中,智能汽車在其中扮演著關鍵的節點和核心載體的角色,整車廠作為產品的提供商是自動交通建設和運營的重要參與者,是核心移動要素供給者和打通者,在整個生態中整車廠主要聚焦車輛和車載軟件產品、自動駕駛技術、V2X技術、車路協同技術、大數據平臺和出行、網聯及軟件服務等,到了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比如說L4、L5級汽車,我們相信只有主機廠牽頭才能做到系統的設計和整合,沒有任何一家供應商能夠單獨完成。未來整車廠的整合能力反而會變得越來越重要,當然前提是主機廠能夠活下來。
最后在端、管、云產業體系中各司其職。圍繞相應的核心領域構建健康生態,新能源和智能汽車的產業已經呈現出非常清晰的技術協同、產業協同、管理協同的趨勢,市場、生態和單個企業的健康發展都必須依托于創新協同的發展,在發展智能汽車的過程中企業合資合作、聯合研發、并購或者設立新的軟件公司,以資本為紐帶的產業體系的構建等合作的形式將會更加的豐富多彩。
第三、廣汽的戰略方向與主要實施路徑。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龍頭汽車企業,廣汽集團將立足廣州、依托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全球,牢牢的把握住智能汽車產業發展的機遇。
首先聚焦核心技術研發,提供中國消費者信賴的智能汽車產品。未來的汽車是科技主導的產品,沒有科技驅動的智能生態是不可想象的,無科技不廣汽。去年我們發布了e-Time行動和向科技企業轉型的宣言。上個月28日我們舉辦了2020年廣汽科技日活動,也發布了包括三維多孔結構的石墨烯戰略的多項黑科技,展現了互聯生態系統的最新成果ADIGO 3.0的版本,在自動駕駛系統、智能物聯系統、人工智能三大方面迎來了全新升級。在自動駕駛方面通過23個智能傳感器搭配高精度地圖,實現了高速公路L3自動駕駛的能力,這些都是在國內汽車行業首先實現了量產。自主泊車系統通過手機一鍵遙控完成泊車和接乘,實現長距離、跨樓層L4級別的低速自動駕駛。智能物聯系統方面基于全國集成5G、C-V2X、車載智能通信系統,充分利用5G的通道助力自動駕駛的功能升級,也為用戶提供了所見即所得也就是VR導航。我們已經進行了智能伙伴、駕駛員識別,我們依托云平臺、大數據技術在車載場景下力求實現千人千面的內容服務的推薦,為每一個用戶提供專屬的出行服務。
下一步我們還將加速推進智能網聯技術的開發,完善智聯終端五大支撐平臺,努力掌握AI人工智能、5G、軟件定義汽車、大數據、信息安全及整車架構六大核心技術,圍繞網聯生態技術。廣汽將重點打造ADIGO系統,實現人路云全面的協同,推動以太網、T-BOX技術,OTA遠程升級技術等成果實現搭載應用。我們正在深入探索軟件定義汽車的發展模式和能力建設等重要課題,同時將優化智能汽車核心技術路線的規劃,力爭在2023年實現L4級自動駕駛的區域示范運營。
廣汽堅持市場導向,注重以最優的產品體驗為原則,率先在新車型上搭載消費者感知較強的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功能。廣汽新能源公司通過聚焦沉淀專屬平臺,實現智能網聯技術的整合創新,先后推出了Aion S、Aion LX、Aion V等明星車型,這些車型在我們的會場外面都有展示,歡迎各位嘉賓體驗。1-7月廣汽新能源銷量25440臺,同比增長78%,其中月銷量超過了5000臺,新上市機甲戰士Aion V起步即爆款,首月挺進細分市場銷量前三。
其次以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為載體,著力構建全球競爭力的智能汽車產業集群。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創新能力強、交通技術好、開放程度高、區域聯動等優勢,有利于智能汽車突破目前的各種瓶頸。廣州作為大灣區的核心城市,明確提出培育世界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重點支持智能汽車整車及核心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創新以及產業化工作。2017年以來廣汽傾力打造了廣汽智聯新能源產業園,投資287億元,用地5230畝,智能制造區包括已建成的廣汽新能源智能生態工廠以及正在建設的電池、三合一電機等智能新能源關鍵零部件的系統,我們還正在積極推進南方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實驗檢測中心韶關項目的建設,努力為中國智能汽車的測試和標準體系的制定貢獻廣汽力量。
最后開放合作、共贏共生、與上下游合作形成命運共同體。合作不僅表現為業內的合作,跨界的合作,更是全社會全新的創新協同,在智能汽車各個領域我們認為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公司能夠有能力單獨完善和單獨全面布局,廣汽就形成開放合作、共贏、共生的態度,與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形成命運共同體,在技術方面廣汽將深化與ICT企業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構建水平分工,垂直整合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體系。在產業生態方面,包括大數據的應用、軟件能力,移動出行、智慧城市等,我們將以開放的態度推動合作研發、技術聯盟以及資本的合作。
創新驅動科技賦能,在汽車產業迎來新變局的今天,廣汽期待能夠與在座的各位攜手合作,以智能汽車為突破口,共同構建產業新形態,為人類的美好移動生活持續創造價值。
(本文轉載自電子發燒友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