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54顆北斗導航衛星已于近日完成各項在軌測試和入網評估等工作,正式入網提供服務。目前,該中心正在開展在軌維護,保障在軌運行的北斗衛星平穩健康運行。
第54顆北斗導航衛星自3月9日發射升空以來,該中心按照測控計劃,對衛星進行多批次控制,成功將衛星定點,隨后對衛星開展在軌測試,于4月完成星間鏈路測試項目,并接入星間鏈路網絡。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工程師丁夢雨告訴記者,作為北斗導航衛星的測控管理單位,該中心目前已形成定期健康評估機制和北斗專項體系,不斷提高衛星管理信息化、自動化建設,全方位保障衛星安全。
據丁夢雨介紹,近年來,北斗導航衛星保持高密度發射,每顆北斗導航衛星轉入長管階段后,衛星負責人都會查看衛星遙測,對關鍵部件的重點參數進行分析研判。此外,他們還聯合研制單位,提前制定故障預案,在異常出現時第一時間進行處置。截至目前,該中心先后對所有在軌運行的北斗導航衛星,完成了近50批次的在軌軟件重構,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再上新臺階。
成功實施北斗三號系統星間鏈路測試工作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日前完成29顆已入網工作的北斗三號衛星星間鏈路測試工作,確保全球組網如期完成。
“通過測試,北斗三號星間鏈路系統的穩定性得到進一步驗證,各項指標符合全球組網需求。”中心長期管理部高級工程師袁勇說。
袁勇介紹,測試工作歷時兩年多,期間,他們通過裝備在渭南測控站的北斗三號Ka頻段星間鏈路運行管理設備,先后對29顆衛星實施累計60萬余塊程控指令上注,并相繼開展星地建鏈、星間捕跟建鏈、在軌標校、測量通信等工作。
目前,國內現有地面測控站尚無法實現對全球組網衛星的不間斷跟蹤測控,而借助星間鏈路可形成一個以衛星作為交換節點的空間通信網絡——測控站只要對星座中的一顆北斗衛星發送指令,便可以在所有衛星之間傳遞下去,同時,所有衛星在軌運行狀態也能夠通過一顆衛星隨時傳遞到地面,從而實現對所有組網衛星的24小時不間斷管理。
為全面監測北斗全球組網星座星間鏈路系統運行狀況,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于2015年在渭南測控站裝備一套星間鏈路運行管理專用設備,并在當年正式投入使用。“通過這一套設備,我們不僅可以全面測試整個星間鏈路網絡,還可以對星間鏈路系統開展故障診斷與修復工作。”渭南測控站助理工程師劉磊說。
今年是北斗全球系統建設的收官之年,目前,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已經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計劃6月擇機發射。
(本文轉載自電子發燒友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