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過這樣一個話題,在不考慮價格因素時,一體成型電感是否可以替代普通功率電感或是CD電感呢?
網友們紛紛表示,一體成型電感做工比一般的電感要復雜,生產成本較高,價格貴。如果舍去該缺點,那么只要在參數上滿足需求,未嘗不可替代。然而也有網友持不同意見:替代是可能的,但替代也需要一個過程的。對于很大功率的電感,在現在的電子發展程度來說,也是不能替代的。就像現在很多地方“數字化”了,但它不可完全替代模擬。至于以后會不會,是個求知數。
一體成型電感
在2015年以前,一體成型電感價格昂貴,因此主要應用于主頻不斷提高的CPU上。而從2016年起,臺系廠商紛紛進一步規模擴產Molding choke造成價格逼近傳統繞線電感,帶來在網通(router、switch、基地站等)和中高端手機方面迅速拉貨。
在智能手機端,蘋果全線采用微型一體成型電感,而三星手機滲透率也超過50%,國內的聯想、華為、中興等旗艦機型也紛紛采用一體成型電感來解決大電流及高密度貼裝的問題。
有專業調研機構預計到2020年底,單只智能手機會使用26顆一體成型電感,滲透率70%,全球年需求364億只,市場規模達到72.8億元,年復合增長約33%。因此未來五年,一體成型電感前景看好,是否真有替代那天,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CD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