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感與磁珠有什么區(qū)別呢?
發(fā)布時間:2017-10-26 ???? 點擊:
電感是儲能元件,多用于電源濾波回路、LC振蕩電路、中低頻的濾波電路等,其應(yīng)用頻率范圍很少超過50MHz。
對電感而言,它的感抗是和頻率成正比的。這可 以由公式:XL = 2πfL 來說明,其中XL是感抗(單位是Ω)。例如:一個理想的10mH電感,在10 kHz時,感抗是628Ω;在100 MHz時,增加到6.2MΩ。因此在100MHz 時,此電感可以視為開路(open circuit)。在100MHz時,若讓一個訊號通過此電感,將會造成此訊號品質(zhì)的下降。
磁珠(ferrite bead)的材料是鐵鎂或鐵鎳合金,這些材料具有有很高的電阻率和磁導(dǎo)率,在高頻率和高阻抗下,電感內(nèi)線圈之間的電容值會最小。磁珠通常只適用于高頻電 路,因為在低頻時,它們基本上是保有電感的完整特性(包含有電阻和抗性分量),因此會造成線路上的些微損失。而在高頻時,它基本上只具有抗性分量 (jωL),并且抗性分量會隨著頻率上升而增加。
像一些RF 電路,PLL,振蕩電路,含超高頻存儲器電路(DDR,SDRAM,RAMBUS 等)都需要在電源輸入部分加磁珠。實際上,磁珠是射頻能量的高頻衰減器。其實,可以將磁珠視為一個電阻并聯(lián)一個電感。在低頻時,電阻被電感「短路」,電流 流往電感;在高頻時,電感的高感抗迫使電流流向電阻。本質(zhì)上,磁珠是一種「耗散裝置(dissipative device)」,它會將高頻能量轉(zhuǎn)換成熱能。因此,在效能上,它只能被當(dāng)成電阻來解釋,而不是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