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想:當你下班回家,站在門口喊一聲“開門”,門就自動打開了,再喊一聲“開燈”之后房間就亮了起來,你說一聲“太亮了”,燈光自動調節到你滿意的亮度。剛坐到沙發上,對面的電視機打開,跳轉到你最喜歡的頻道為你播放節目……這些想起來是不是很酷?
這就是智能家居系統,它包含了一整套的家用電子產品及控制這些電子產品工作的軟件。而當人工智能技術與智能語音技術,計算機識別技術等多種技術進一步融合,實現上述理想中的智能家居并不是不可能。不過,如果其中沒有了一種“古老”的電子元件,智能家居也不過是個空想。這種電子元件就是——電感(電感器)。
電感是三大最基礎的被動元件,從結構上分在傳統的繞線電感及新式的疊層電感,平面螺旋電感,從安裝形式上分為插件電感和貼片電感兩類。幾乎在所有的電子產品當中都必須具備,智能家居系統中包含的各類電器當中自然不能沒了電感。沒有了電感,智能家居只不過是個空想。
我們先來看看智能家居都包括哪些方面,就可惜以分析出大致原因,總的來講,智能家居涵蓋了6個方面的內容。
1、安防監控:智能門禁、紅外監測、視頻監控、可視對講、門磁感應、燃氣監控2、電子圍欄:周界防盜報警系統
3、綜合管理:清潔打掃,寵物照理,家庭成員的生理信息監測
4、遠程現場控制:GPS定位隨時掌握家人、車輛等的動向
5、安防報警:入侵與緊急報警燈
6、智能控制:燈光控制、窗簾控制、插座控制、場景控制
我們要實現以上智能家居6個方面的功能或作用,軟件方面需要足夠智能的控制程序,而在硬件方面,要保證智能家居系統的正常穩定運行。這樣,就必須用到各種傳感器來采集數據,另外還要有電源電路,保護電路,濾波電路,功率放大電路,而這些電路中無一例外電感是必須的電子元件。
如圖是一個有電感參與的防浪涌電流保護電路,在電路中電感的作用是緩暫電流變化,防止電流突然增大對電路中的元件造成損害 。
如果沒有了電感,瞬間增大電流可能對電路中其他電子元件形成致命的沖擊、所以電感在智能家居系統的供能方面不可缺少。
通過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是以電流信號的方式傳輸至處理器,在經過軟件一系列運算之后,再以電流信號的形式輸出到智能家居系統轄下的各種電器中。為保證這些電流信號的準確度和強度,少不了電感濾波以及功率放大電路的參與,電感則是濾波電路和功率放大電路中最核心的電子元件。所以說,沒了電感,就無法保證智能家居系統中電流信號的準確度,其信號傳輸根本無法暢通無阻。
電感這種古老的電子元件,自從發明到現在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從當初最原始的空心線圈和R棒電感,到如今CD貼片電感,NR磁膠電感,一體成型電感以及顛覆傳統的疊層電感和平面電感的出現,電感的類別和形狀不斷變化,但是電感的作用卻一直都不是其他元件能夠完全取代的。不論智能家居如何發展,也離不開最基礎的電子元件的支持,沒了電感這種不可替代的元件,智能家居不過是個空想。